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绿春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运用“党组织+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成功推动辣椒产业在山区落地生根,为产业振兴蹚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受地理条件限制,桐株村产业发展缓慢。为破解这一难题,三猛乡与桐株村委会组成工作小组深入调研,考察当地土壤、气候条件,赴市场调研农产品行情,经过充分论证后最终选定辣椒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打造。
为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工作小组逐户走访,详细倾听了解村民的顾虑与诉求。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赴外地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实地考察,直观感受辣椒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信心。同时,积极引入农业公司,搭建“党组织+公司+农户”的合作框架,规划建设40余亩辣椒核心种植区,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为统一村民思想,凝聚发展共识,挂钩领导带领村党组织成员深入村民院坝,召开议事会,面对面解答村民对土地流转、种植技术、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疑虑。现场协调农业公司承诺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实行保价收购,打消村民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大家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围绕“党组织+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各方协同发力。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统筹种植区的土地流转工作,组织当地劳动力参与产业建设,确保梯田按时完成备耕任务;农业公司提供6万株优质辣椒种苗,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农户则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全力投入到覆膜、移栽、管护等生产环节中。
在各方齐心协力下,桐株村仅用15天时间就完成辣椒种苗栽种工作,基地辣椒苗长势良好,曾经闲置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桐株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稳定收入,也为周边村落提供了可借鉴的产业发展经验,其产业发展模式受到广泛认可并推广。周边村落纷纷组织考察团前来学习交流,“夜谈会解心结”“三方协议稳联结”等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有效举措为其他村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周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