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元阳:水活生态兴 民富产业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5:55:08  来源: 云南网

  金秋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河水澄澈、稻浪起伏,浅滩嬉戏的孩童与“水清岸绿”的景致相映成趣。近年来,当地坚持以“水”为核心推进系统治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逐步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之路。

  元阳县境内河流纵横,红河干流穿境而过。过去,因居民污水乱排、垃圾乱弃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河道淤积严重,水生态受损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元阳县打响“清淤+修复”综合治理攻坚战,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去年新增3个河道治理项目、1个灌区建设项目,208名河长累计巡河办结问题80项,以制度保障治水实效。

  围绕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元阳县2020年投资1.326817亿元实施排沙河、麻栗寨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修建7座钢坝、1块生态湿地,构建河道自我修复系统。先后建成16座兼具供水、灌溉、发电功能的水库,其中东观音山水库(小一型)年供水214.71万立方米,覆盖新街镇、南沙镇2.5754万人及4147头牲畜饮水,解决1695亩农田灌溉问题。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方位保障生产生活用水。

  通过退耕还林、退旱还湿还田等举措,当地持续恢复水系自然连通,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改善水生态的同时,将治水与哈尼族传统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恢复传统“木刻分水法”,依托红河、藤条江、丫多河等水系禀赋,布局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元阳县已建成梯田鸭蛋深加工、鱼片加工、红米饼生产、红米酒酿造等项目,推动生态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立足红河、藤条江、丫多河等流域矮山河谷经济带,培育冬早蔬菜、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获荔枝等16项有机认证产品。依托马龙河、丫多河水系禀赋,建成国家级陆基圆池养殖示范园等7个现代渔业基地,总产值达4300余万元。深挖红河、排沙河水韵文化,打造大沙坝旅居综合体、那里村傣陶文化聚落、南沙颐和康养中心等项目,推动“旅居元阳”品牌建设。

  水生态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东观音山水库建成后,解决了周边850户3800人的饮水难题,用水质量大幅提升。”新街镇水卜龙村党总支书记杨林说。南沙镇居民王国强感叹道:“排沙河整治后水变清了,沿河步道成了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大家生活幸福感更强了。”

  生态红利还带动了乡村振兴,阿者科村依托改善的生态环境,以“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模式开发梯田观光、蘑菇房民宿等项目,村民户均年分红逐年增长。

  从“治水”到“兴产”,从“护绿”到“富民”,元阳县正以“两山”理念为指引,让千年哈尼梯田焕发新生机,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动实践样本。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林嘉睿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