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元阳:“飞”越千年梯田破解山区运输难题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5:54:08  来源: 云南网

  近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水卜龙村委会大新寨村的梯田上空,一架搭载约120公斤稻谷的无人机平稳起飞,不到3分钟便将新粮从田间精准运至路边。这是元阳县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与云南飞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导的“空中秋收”场景,标志着低空经济在元阳农业领域实现深度落地,为山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

  “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是对元阳哈尼梯田的形象描述,特殊地形也给当地秋收运输带来了巨大难题。在传统模式下,农户需人背马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才能将稻谷从山脚背至山顶,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元阳县通过“科技+政策”双轮驱动,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今年4月,当地引入云南飞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提供方,运用先进的无人机吊运技术,为山区农业运输带来变革。企业迅速构建起覆盖低空物流、航空培训、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元阳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在大新寨的田间地头,工作人员熟练地为农户高甜辉家吊运稻谷。“以前靠人背马驮,一天最多也就收回七八袋新粮,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有了无人机吊运,效率大大提升,人轻松多了。”高甜辉兴奋地说:“无人机吊运让秋收不再那么艰难,生活也更有盼头了。”

  据介绍,飞集物流公司采用定制化无人机,最大载重可达230公斤,并配备先进的智能避障系统,能够轻松适应梯田落差较大的复杂环境。“我们目前主要执飞的是230公斤级无人机,下一步将投入使用500公斤至 750公斤级无人机。”该公司工作人员郭涛表示,无人机的应用将让老百姓彻底告别人背马驮的辛苦劳作,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高效。

  从“人背马驮”到“云端物流”,元阳的秋收图景生动折射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当无人机掠过千年梯田,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彩对话,低空经济如振翅的雄鹰,正在托起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思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