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建水县面甸镇实现从“田间”到“车间”无缝衔接——七彩花生串起富民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1:41:00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建水县面甸镇实现从“田间”到“车间”无缝衔接——七彩花生串起富民产业链

农户在采收七彩花生。

金秋时节,建水县面甸镇的花生地满是丰收景象。田地间与加工车间里的忙碌身影,串起了“采摘—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小花生”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清晨,面甸镇塘子边村村民挎篮持锄到地里采收花生。他们弯腰拔藤、抖泥分拣,带着紫、红、白纹路的七彩花生显露真容。“今年收成更好,两个人一天能采收100余公斤,能卖1000余元。”种了五六年七彩花生的罗光林说,10余亩花生地年收入近10万元,是种植传统作物的几倍。近年来,面甸镇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七彩花生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全镇陆续引导发展出10家花生清洗加工厂,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无缝衔接,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在梭罗村花生清洗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清洗、分拣,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每天加工12吨成品,高峰期雇工50余人,月付工资20万元。”负责人车金琼介绍。清洗厂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花生的产后处理难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

面甸镇大田山村村民蔡华说:“我在这里帮忙捡花生半个月了,赚了3000元,除此之外,家里还种了一点田地,工作时间灵活,我很满意。”

目前,面甸镇种植七彩花生1万余亩,从种植到清洗加工,再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逐渐成熟。“家门口”的产业链不仅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还通过就近加工转化和用工需求,带动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富民路”。(周勇 李梦宇 吴俊松)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