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以产业升级为核心,持续在数字赋能、商务创新等方面着力,不断激活民族团结发展动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凝聚共识,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的特色振兴路。
依托“绿水青山”生态本色与“哈尼梯田”文化名片,绿春县聚焦茶叶、梯田红米等特色农产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建成标准化精深加工生产线,将原料外销转为中高端产品生产,带动边疆民族群众增收。实施“区域+企业”双品牌战略,借展销会、电商平台推广“绿春绿茶”“哈尼梯田红米”地理标志产品,提升民族品牌竞争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守护各族群众共同的“金山银山”。
为让数字红利惠及各族群众,绿春县积极推进4G/5G基站、光纤宽带向偏远村寨延伸,目前全县通信线路超8500公里,5G基站561个,92个行政村4G/5G全覆盖,803个村民小组宽带覆盖率达97.88%。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培育本土“新农人”主播,让深山农产品“触网出山”,2024年实现电商交易额8.36亿元。探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让各族群众共享数字便利,凝聚发展共识。
商务服务方面,绿春县着力优化商业布局,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农贸市场,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解决“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十月年”“长街宴”等民族节庆中,策划促消费活动,推动商超、文旅业态融合,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1亿元。依托边境优势,搭建企业对外合作平台,探索边民互市试点。目前全县19家外贸备案企业,2024年外贸进出口额3288万元,内外循环的畅通有效深化了民族交流,拓宽民族团结发展空间。
云南网通讯员 杨建新 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