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远市以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为契机,“细建”理念精雕城市面貌,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更新和绿美空间建设等措施,让越来越多市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幸福蜕变。
云林嘉苑小区外景。邱美华 摄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开远市将城市公园建设列为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城的重要举措之一。坚持“宜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以城市绿道为脉络,将城市公园、居民小区、商业街区等空间有机串联,通过“串珠成线、织线成网”的系统化建设,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绿色服务网络。
云林嘉苑小区二层停车场。邱美华 摄
在云林嘉苑小区,尹有昌和妻子在新家客厅里看电视,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客厅里,宽敞明亮。作为原林机厂退休职工,尹有昌在旧职工住宅里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如今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开启了全新生活篇章。
尹有昌夫妇在新家看电视。邱美华 摄
“林机厂小区房子陈旧,经常漏水,网络差,卫生没人管理,现在住的新房子到处都是花花草草,换了一个环境就像换了一个精神面貌。”云林嘉苑回迁居民尹有昌深有感触地说。
尹有昌夫妇以前居住的西园路36号原林机厂职工住宅区建盖年代久远,房屋破旧不堪,基础设施滞后,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开远市政府经综合考量,决定将总站集贸市场与西园路36号回迁安置住房合并规划、统一建设。
云林嘉苑项目作为开远市棚户区改造的第二个回迁安置项目,设计规划过程中考虑不同户型满足住户需求,建设过程中一层为农贸市场,二层为公共停车场,三层以上为住宅区,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小区周边商业配套成熟完善,房屋设计兼顾实用性与人性化需求:首层规划为农贸市场,二层设置停车场,构建起“生活服务下楼即享、停车便利垂直可达”的便捷生活圈。住宅户型多元,涵盖60㎡、90㎡、125㎡等多种面积段,可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需求。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基础,开远市还充分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闲置地等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公园广场公共开放微空间,弥补城市公共设施不足,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拓展城市公共空间为居民生活注入新活力。
市民张璇指挥合唱团成员在武庙街小广场练习合唱。邱美华 摄
上午八点半,市民张璇带领“一二一合唱团”成员们在武庙街小公园排练。这个曾经的闲置边角地,如今已成为周边居民的“幸福打卡地”。
“以前没有这些小广场,大家在路边或者其他地方唱歌娱乐,很不方便。现在政府建起小广场,空气也清新,心情也舒畅,真的是让我们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很方便、很愉快,对身体各方面都很好。”市民张璇乐呵呵地说。
2024年以来,开远市完成15个片区、9000户棚户区改造,同步推进的2024年度72个小区、5849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现21.8平方公里城区连片更新;全市已累计建成95个“口袋公园”及游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24.73公顷,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成为现实。
云林嘉苑小区一层农贸市场。邱美华 张兴 摄
同时,城市配套设施也在升级,10个农贸市场完成焕新改造投入使用,28.96公里道路管网改造全面竣工,城市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住得下”到“住得好”,细节处的民生考量,正化作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城市更新的本质是让群众受益,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排洪通道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城市的每一处更新都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增量。”开远市住建局村镇处主任纳晓东介绍。
开远融媒体中心记者 邱美华 张兴 李雪琼
云报全媒体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