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内,一幅现代化产业图景徐徐展开。历经十五载辛勤耕耘,当地豆制品从最初寥寥数款发展到如今百余种品类,去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产业格局日趋成熟。
产业发展,电力先行。聚焦“石屏豆腐”品牌建设,南方电网云南红河石屏供电局坚持不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以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驱动园区产业提质增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北门豆腐厂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有序高效运转。“豆腐从磨浆到成型,各环节严格遵循标准化生产工艺,获得绿色认证的豆腐产品次日便可亮相云贵川各大商超。”厂长洪庆说。
随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园区年均新增用电需求约在10户。面对日益增长的供电可靠性要求,红河石屏供电局将服务窗口前移,推行“上门办电”模式,园区企业凭“一证”即可办理用电业务,有效提升了办电效率。“我们通过规划、统计园区电网容量,及时响应企业用电申请,最大限度为用户节约时间成本。”该局市场营销部经理杨仕平介绍。
“十四五”以来,红河石屏供电局连续5年持续推进电网升级改造,累计投入2982万元完善园区及周边供电设施。通过配置智能设备,提升线路自动化水平,增强故障自愈能力,为豆制品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如今,智能电网已深度融入石屏豆腐产业发展脉搏。在生产旺季,红河石屏供电局使用智能监测系统24小时采集数据分析。“我们创新引入AI数字化监测体系,通过智能机器人实现全天候守护。”该局营配指挥中心副经理陈桃说,系统预警提示,能够指导人员调整设备运行状态,有效避免了供电波动对生产的影响。
如今,百年石屏豆腐工艺正在电能加持下焕发新生,当地供电部门将持续提供智能、便捷、安全的电力服务,助力传统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婷 苏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