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三塘乡的玉华早富、红露、嘎啦等早熟苹果陆续进入采摘期,果农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摘、装箱、运输,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
走进李子箐村委会阿硐村村民小组果园,绿叶掩映间,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沁人心脾。果农朱兵正与家人穿梭于果树间,熟练地采摘、装桶、搬运……
“今年雨水多、光照少,我们在果园里铺设了反光幕,管理更科学,结出的苹果不仅个头大,甜度也更高。”捧着刚摘下的苹果,朱兵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今年苹果的产量和品相都优于往年,色泽鲜亮、果形端正,市场反响特别好,收购价也更让人满意。”据他介绍,根据不同品种,苹果每公斤收购价从6.5元到10元不等,“刚上市时最高卖到11元,平均亩产约1500公斤。像华硕这个品种,亩产甚至能到3000多公斤。我们的日子,就像这红苹果一样,越来越红火!”
在李子箐村委会槐花树村民小组的千亩连片苹果种植基地分拣区,果园负责人高增宽正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人按大小、色泽对苹果分级,然后精心包装、整齐码放。现场不时有满载鲜果的三轮车驶来,不一会儿分拣区便摆满一筐筐色泽诱人的苹果。
“现在都是订单模式,我们摘下来的果子当天分拣、装车、发运,根本不愁卖。”高增宽介绍,基地种植苹果1200余亩,自8月初起便陆续有外地收购商前来采购,“近期正值销售高峰,日均交易苹果近20吨,目前已累计销售160余吨,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000吨。”
据了解,三塘乡发展苹果种植已有10余年历史。这里地势高、日照足、昼夜温差大,加上土壤疏松、矿物质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色泽鲜艳、脆甜多汁、果香浓郁的优质苹果,备受消费者青睐,吸引了许多省内外客商前来采购,部分产品更远销至越南。
为持续提升苹果产业价值,三塘乡先后引进红富士、蜜脆、烟富8号、瑞雪、瑞香红、维纳斯黄金等10余个优良品种,逐步形成“早中晚熟搭配、红黄绿色系兼备、香脆甜口感俱佳”的多元化品种体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全年持续供应,并显著延长周边劳动力的务工周期。在苹果种植和管护环节,全乡年用工时长超200天,日均用工160余人,每年为周边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在果树管理上,三塘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组织果农代表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着力培养本土产业带头人。安排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果农完成采摘、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有效帮助果农降本增效,推动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三塘乡种植规模达50亩以上的苹果种植户有10余户,全乡苹果种植总面积超4000亩,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6000万元。乡党委书记孙文峰表示,下一步全乡将继续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地苹果品牌,让更多果农依托苹果产业链增收致富,让“苹果红”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色”。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尹秘 张永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