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泸西永宁:黄金蜜桃铺富路 乡村振兴“丰”景好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16:57:00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将鲜桃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通过党员带头、开拓市场、完善链条等措施,让鲜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永宁乡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构建“党员致富带头人+基地+农户”发展链条。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当地率先引进黄桃种植,将“巴掌地、撂荒地”化零为整,运用“土地流转得租金、产业兴旺得红利、务工就业得薪金”的“三金联动”模式推动黄桃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黄桃基地的土地规模已扩大至90余亩,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管护,黄桃品质不断提升,年产值达180万元,实现产业规模壮大与群众多元增收双赢双促。

  结合气候、光照、土壤、种植结构等条件,永宁乡各村因地制宜选择当地种植的鲜桃品种,巧打“时间差”,全乡范围内共计发展鲜桃产业1800余亩,从初春到盛夏次第成熟,实现“三季有桃”。先后在河谷、半山等区域种植早熟油桃、锦绣黄桃、红宝石等十多个优质品种,构建起早熟与晚熟品种互补的产业链条,推动鲜桃供应期从每年3月延伸至8月。鲜桃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年度吸纳500余名群众参与季节性务工,支付劳务报酬逾1000万元。

  聚焦鲜桃产业全链条发展,永宁乡建立了“产地直销+批发零售”双轨流通体系,与收购商签订长期合作建立稳定供货渠道。根据鲜桃产业发展要素,投资建设冷库车间1座,配套建设乡镇物流快递中心,实现“采摘-预冷-运输-销售”全流程无缝衔接,打造标准化产业服务链,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完整产业闭环。产品深受湖南、贵州等地区客商喜爱,每年收购价稳定在均价10元/公斤左右。成功实现鲜桃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型升级。

  云南网通讯员 王馨 记者 黄翘楚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