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王牙焕,今年78岁,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定兴寨村委会龚家房子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她叫佘老八,95岁,是龚家房子村一名先天性听障孤寡老人。她们两人同村,无任何血缘关系,但30年来,王牙焕无私照顾佘老八,不求回报。两人也从最初的同村情谊,升级成难舍难分的亲情,用大爱演绎出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佘老八一生坎坷,嫁到宝秀镇朱洼子村委会李家围村3个多月后丈夫去世,只得独自一人回到娘家龚家房子村生活,膝下无子,再未成婚。佘老八虽是聋哑人,却有颗热心肠,经常照顾儿时的王牙焕,后来在劳作时也会互相帮助,两人由此结下深厚情谊。
王牙焕婚后住在石屏县宝秀镇集镇上,偶尔回老家务农。佘老八60岁后体弱多病,王牙焕回老家时就帮衬老人家中的大小事情。从2000年起,佘老八的日常起居越来越离不开王牙焕。从此,王牙焕每天坚持从宝秀集镇翻越一座山,徒步40多分钟到龚家房子村照顾老人,背她下床活动筋骨,为其擦洗身体。每天来回奔波两趟,风雨无阻,佘老八成了王牙焕心中放不下的牵挂,两人的邻里情谊早已不知不觉转变为难以割舍的亲情。
2016年,为方便照顾年事已高的佘老八,王牙焕将她接到宝秀集镇上居住,经常带她到街上活动筋骨。5个多月后的某天夜里,佘老八不慎摔断腿住进医院,王牙焕始终陪伴左右,直至她康复出院,后来一直奔波于宝秀集镇和龚家房子村两地照顾老人。2018年初春的一天,王牙焕去探望佘老八时,发现老人正躺在床边抱头哭泣,头摔破了,满脸是血,身上还有排泄物。她赶紧叫人找车,把佘老八送进医院,忙前忙后地照料。
2019年,为便于照顾佘老八,王牙焕和丈夫商量后直接搬到了龚家房子村居住,并自费1.5万余元帮老人建盖厨房、卫生间,添置了电视、冰箱、床等用品,营造起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王牙焕的家境并不宽裕,丈夫体弱多病也需要照料,家庭收入主要靠两个儿子,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即便如此,王牙焕始终把照顾佘老八放在心上,尽心竭力确保老人吃好、穿暖。几十年如一日,老人身上从没长过痱子或生过褥疮,床铺、衣物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每有人问及这样照顾佘老八负担重不重、累不累,王牙焕总是坚定地回答:“她就是我的亲人,我的就是她的,我们不分彼此。”
王牙焕对佘老八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两个儿子。从开始时说好的“暂时照顾”,转眼已是数十年,王牙焕用润物无声的实际行动,将孝心的接力棒传到了下一代手里。
如今,王牙焕已78岁,体力大不如前,经常需要吃药打针。村委会曾多次提出为佘老八联系敬老院,但王牙焕总是不放心,仍然坚持照顾老人。对此,很多同村人都由衷赞叹:“王牙焕对老人的照顾,就连亲生子女都难以做到!”
王牙焕用无私的爱,跨越了血缘的鸿沟,用平凡质朴的行动诠释出生命最美的意义。2021年,她荣膺第七届红河州道德模范。2024年,她荣获红河州“感动红河”先进个人,被推荐为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榜”云南候选人建议人选。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杨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