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公安局聚焦乡村儿童安全防护需求,组织民警深入全县各乡镇公益辅导场所,化身“安全导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不断创新宣传载体与互动模式,用“警心”守护“童心”,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暑期安全屏障。
在白云村委会活动室里,民警将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性侵、反诈防骗等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用手绘漫画演示交通信号规则,让“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具象可感;通过“防溺水闯关游戏”让孩子模拟溺水求助场景,牢记“六不一会”准则;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编排“骗子别跑”情景短剧,揭露虚假中奖、冒充家长套路,引导孩子当家庭的“安全小卫士”。
在县公安局,来自玉屏镇公益辅导班同学们在民警讲述下,了解屏边公安的发展历程与英模事迹,实地探寻公安局的“最强大脑”——情指中心,学习110报警流程、乱报警的危害以及防盗防骗常识,近距离体验防爆枪、防弹背心等警用装备,过了一把“警察瘾”,圆了一回“警察梦”,在心中种下“安全守护”的种子。
“免费领取游戏的皮肤、道具的链接能不能点?”“能不能到水塘游野泳?”“未成年人能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通过问答互动,让交通安全、防溺水、反诈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体验,在一问一答帮助孩子明确安全边界,让安全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入脑入心,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从乡村课堂的欢声笑语到警营里的认知探索,屏边警方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把安全知识变成了成长礼物,让安全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云南网通讯员 解硙 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