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历经19轮降雨过程,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级别较高。面对汛期严峻考验,当地周密部署、严阵以待,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攻坚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屏边县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和响应联动机制,分析重点防御乡镇、村组情况,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通过短信、QQ群、微信群、应急广播等形式传达叫应,层层落实“叫应”责任,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在建工地工棚、流动人员、田间窝棚,确保预警信息全面覆盖,严格落实“叫应”反馈机制,形成预警、叫应、行动、反馈、核实工作闭环。对山洪地质隐患点、蓄滞洪区、老旧房屋、水库塘坝等重点区域和设施,开展全面细致的汛前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工作法,形成风险隐患总览图、排查记录表、整改制度等,确保风险全面管控、隐患彻底治理。对排查出的隐患,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今年以来,全县发布防汛预警提示18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次,召开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议2次。
聚焦强降雨诱发的“道路阻断、房屋受损、落石威胁”三大风险隐患,全县实施精准化攻坚行动。乡镇、县级职能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工情,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到位。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2支782人,县乡村三级党员应急救援先锋队88支1909人。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及时对各类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排查和充实,建成县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储存大米13吨,应急救援物资10个品种271件,应急救灾物资16品种9087件,代储州级应急救灾类物资7个品种920件。建成乡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7个,储备救灾物资22个品种2227件、救援物资14个品种567件,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确保应急物资储备足、调得出、用得上。
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当地制定印发《屏边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关于开展防汛应急联合值班工作的通知》,建立高级别预警指挥长驻点调度指挥机制,进一步健全和细化防汛应急联合值班规则。县乡两级通过宣传栏、短视频、专项演练、入户宣传等形式,向群众讲解暴雨避险、洪水逃生技能,让防灾意识深植人心,自救互救能力扎根,形成全民共同参与防汛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转变。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蒋欣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