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三猛乡塔普村委会组织朱龙村59户农户,在490亩山坡上栽下6239株澳洲坚果苗,让沉寂的山地焕发出振兴的生机。
“轰隆隆……”载着澳洲坚果苗的货车碾过乡间小道,停在朱龙村旁。车兜里,成捆的苗木根系裹着土球,像一个个扎实的“绿色礼包”。村民们围拢过来,眼神里透着期待,“听说这树结果能卖好价钱,往后山坡就是‘金山’啦!”
为保障种植顺利,村委会提前对接苗木、规划地块,把曾经的山坡划分成整齐的种植带。“土要松,坑要深,根须舒展开才长得好。”技术人员蹲在坡地,手把手教农户栽苗技巧,从挖坑深度到培土力度,事无巨细。
清晨,坡地上已响起锄头刨土的“哒哒”声。农户们戴着草帽、裹着头巾,有的背着竹篓运苗、有的弯腰扶苗定根。朱龙村的李大姐抹了把汗,笑着说:“往年这片坡地荒着,杂草比人高。现在大家一起种坚果,虽然辛苦,但想到以后树上挂满果子,累也值得!”
63岁的罗大叔动作利索地培土,他说:“政府带着搞产业,我们信得过!这树长得慢些,但收益长,以后给孙子当‘绿色存折’哩!”山坡上,新栽的坚果苗在风中轻摆,映着农户们黝黑的脸庞和发亮的眼神——这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澳洲坚果耐旱、适应性强,既能固土护坡、改善环境是生态“守护者”,其果实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更是经济“摇钱树”。此次种植澳洲坚果不仅让荒山披绿,更给当地村民种下“长效增收”的希望。
“这次种植只是起点,后续我们还会跟进管护指导。”塔普村党总支书记李中华介绍,“要让每株树苗都长成‘致富树’,带着塔普乡亲往好日子里奔。”
从“望天收”到“产业兴”,塔普村委会的澳洲坚果种植,是三猛乡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当千株新苗在坡地扎根,未来的某一天,漫山的坚果林挂满果实,农户们的笑声在山风里飘荡,这,就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模样。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白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