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红河州歌舞团原创音乐剧《阿者科》首演成功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10:24:00  来源: 云南网

  8月21日晚8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原创音乐剧《阿者科》正式在红河大剧院进行首演。

  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沉淀 

  这是一部哈尼人的诗篇  

  多想留住这载入史册的画面  

  这笔财富如何能保全 

  不能让岁月将它化作尘埃

  不能让它们只留在史书的字里行间

  故事在哈尼姑娘阿布的噩梦中拉开帷幕。水精灵、多依树、白鹇鸟和蘑菇房纷纷以拟人化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他们与哈尼梯田共生共存,是哈尼人赖以生存的千年家园,但这个家园,却面临着被诺朴(阿布的阿哥)拆除的危机。 

  哈尼人守望千年的家园与亟待发展的乡村环境之间的矛盾关乎着家园的存续,阿布对诺朴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解,也对阿哥出走多年的经历感到心疼,阿布说“蘑菇房是哈尼人的根和魂”,哥哥诺朴则认为“守着旧房子没出路”,矛盾重重而且难解。但这一切,在云朵、泉妹、木森等人的帮助下得到了转机,“阿者科计划”应运而生。 

  任凭时代变迁 

  哈尼人向世人发出誓言 

  为了保住青山绿水  

  为了守住哈尼梯田  

  我们愿把自己的梦想 

  做出无私的祭献 

  哈尼梯田的成功申遗,是哈尼人世世代代保护哈尼梯田和“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这一份承诺重如千钧,但哈尼人愿意继续守护着千年梯田,守护着赓续千年的文明。

  任凭斗转星移 

  哈尼人用千百年的时间 

  把脚下的土地刻成诗篇 

  哈尼人把秧苗嫁到秧田  

  秧苗羞答答地插在泥土上  

  在专家和村民们的努力下,蘑菇房改造得更加宜居,从而保存下来。村民们从“阿者科计划”中领到旅游分红,日子越发红火。演出在分红大会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红河哈尼梯田“敬畏自然、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令人们深思,掌声久久不断。 

  此次首演共吸引了1000余名观众观看,走出剧场,每个人仿佛都还沉浸在剧目带来的震撼中。来自东北的游客戴女士表示,“当看到音乐剧《阿者科》宣传海报的时候,我只联想到是发生在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故事,但在看剧过程中渐渐被带入,才知道在‘阿者科’字面背后是更深厚的‘民族团结’精神和更有深度的文明思想。正如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停留在字面,更是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的‘知道’和‘做到’。” 

  “我之前有过在元阳县工作的经历,所以对剧有着深深的情感认同。”观众王燕说,“大到每一座山,小到每一根秧苗,都饱含着当地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情期待和认同。希望有更多生活在世界文化遗产区的人能看到这部剧,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有这样一个地方,当地百姓以最朴素的生活日常,践行着最伟大的承诺。” 

  此外,为阿者科编制和实施《阿者科计划》的中山大学团队也来到首演现场,展示他们为阿者科和哈尼梯田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笔记本、冰箱贴、杯子等物品,富含巧思,融入哈尼梯田各个元素,令人们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蕴藏的无限力量。  

  《阿者科》作为首部以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为创作蓝本的音乐剧,以阿者科蘑菇房的保护与存续为核心,探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还是革新”等现实命题,通过剧中人物在传统与现代冲击下的矛盾冲突,从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视角,揭示“文化传承是民族灵魂根基”的主题。 

  把《阿者科》搬上舞台,既有保护活态文化遗产的紧迫感,又有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的宏愿,更是为了推广和传播“阿者科计划”这一极具示范意义和可复制性的成功经验,用艺术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全社会对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与实践。

  音乐剧《阿者科》是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入围了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名单。该剧由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歌舞团、红河州诺玛阿美文艺演出公司出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支持,红河州歌舞团创作演出。 

  云南网记者 官媛敏 实习生 韩洁汶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