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建水:从县城到乡村的古树名木保护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7:04:08  来源: 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守护绿色文脉:从县城到乡村的古树名木保护之路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街巷村落间,4560多株古树名木如绿色活化石般静静伫立。从城区的百年清香木到乡村的百年黄连木,一群守护者日复一日穿梭林间,用专业与坚守编织起覆盖城乡的保护网络,让每一圈年轮都承载并延续着历史的印记。

  在建水五龙湖公园内,养护人员手持修枝剪、喷药壶等工具,对一排清香木古树进行维护。他们在树干根部精准打洞并注入营养液,仔细修剪重叠枝与枯萎的病枝,喷洒生物灭虫剂对树皮缝隙内的害虫进行防治。这些深入根基的营养孔、修剪整齐的切口,正是养护人员年复一年守护古树健康的关键所在。

  据云南吉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建水分公司项目经理邱少敏介绍,该公司会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排查修剪、清理干枝,对干腐部位进行清除和防腐处理,以及开展病虫害防治。对长势较弱的古树及时采取抢救复壮措施,对树冠较大或树干歪斜的古树采取支撑固定,排除安全隐患。

  城区内每棵古树都悬挂着特制的“身份证”。扫描其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树龄、品种、生长轨迹等信息,相关数据也同步录入建水县古树名木电子档案系统,以便管理。同时,为保障养护质量,建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容中心建立了“月巡查、季考核、年评估”的闭环监管机制,让每棵古树的养护都有章可循。

  建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容中心副主任刘圣表示:“针对绿化公司的工作考核,我们会定期检查其负责区域的苗木存活情况,记录日常养护质量。同时,还会依据合同约定的绿化任务,检查公司是否按计划完成,是否存在拖延或未达标的情况。”

  古树保护不能“重城区轻乡村”。建水县的古树林荫不仅庇护着城镇,更深深扎根于广大乡村。甸尾乡期租碑村内,一棵510年的黄连木便是乡村古树保护的生动注脚。得益于村民们的用心呵护,这棵国家一级古树至今枝繁叶茂,浓密的枝叶如巨伞般舒展于村口,成为村里一代又一代人关于家乡的鲜活记忆。

  马黄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亮不禁感慨:“这棵树是看着我们几代人长大的,我们从小就听老人说要好好护着它。”

  古树的守护,不仅依靠村民的自觉,更离不开基层政府的有力措施。在西庄镇黄龙寺内,数棵百年古树屹立于古刹中,西庄镇林草科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定期检查着古树的生长情况,这正是“属地管理+专业指导+群众参与”模式的具体实践。

  建水县西庄镇农财中心林草科工作人员李忠成表示:“西庄镇采取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属地管理结合专业技术指导与群众参与。在此基础上,由林草局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镇上则负责组织巡查、建立台账、协调处理相关问题。”

  从城区古树专业养护到乡村的日常巡查,从住建局的季度考核到林草局的技术支撑,建水构建起了“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群众参与”的全链条保护体系。6株国家一级、159株二级古树如同“活文物”一样得到重点呵护。对树龄超500年、300年以上的一、二级古树,周边还设置生态围栏与解说牌,详细标注树木种类、年份与保护知识,既防范人为损伤,又增强了群众的保护意识。同时,4403株三级古树也全部纳入常态化养护,让绿色文脉在城乡之间永续传承。

  建水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启荣介绍道:“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4568株,其中国家一级6株,二级159株,三级4403株。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科学保护’的原则,城区依托市容中心精细化管理加专业外包服务,乡镇和村则依靠基层组织和群众力量,加上我们的技术支撑,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古树名木保护网络。”

  如今,这套覆盖城乡的保护体系已显成效:通过精准化抢救复壮,7株曾濒临枯萎的古树全部存活;依托科学防治技术,古树病虫害发生率较保护机制建立前降低80%。当城区的清香木在营养液滋养下抽出新芽,乡村的黄连木在村民守护下舒展枝叶,这些跨越百年的绿色生命,正成为绿美建水最厚重的生态底色与文化印记。(张腊 罗淇)

责任编辑:赵芸瑞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