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州上半年招商引资协议资金逾180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州准确把握政策机遇,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共新签约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147个,协议资金达180.94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25个,协议资金146.30亿元;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4个,协议资金102.13亿元。
为提升招商实效,我州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市场化招商奖励办法等“1+N”招商政策,着力破解“招什么”“拿什么招”“怎么招”“谁来招”等关键问题,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压实主体责任,健全由24 名州级领导担任链长、副链长的12条重点产业链和专班工作机制,高位推进“一把手”招商、“链长制”招商、小分队招商、点穴式招商等精准招商活动。今年1月至6月,全州“一把手”外出招商55次,拜访企业234家,促成项目签约50个(投资额58.93亿元),落地项目16个。
在招商方式上,我州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优化专班招商、强化市场招商、拓展商协会招商、探索国有公司招商等方式,不断凝聚招商合力。按照“专责、专注、专业”的要求,组建8个招商专班,发展招商代理机构8家、拟聘任招商大使28人;启动红河州驻外省招商联络处“挂牌”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全国的招商网络;依托沪滇协作机制,与上海徐汇区、长宁区政府签署共建沿边产业园合作协议,由三方国企共同出资组建红河州沪滇协作园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到位专(兼)职人员10人。
为科学规范招商行为,用好用活国家西部大开发、沿边产业园、科技创新以及边民互市、人才引进、综保区境内关外等现行可用优惠政策,按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及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梳理编印《优惠政策汇编》,切实把好招商政策和方向。同时,积极探索组建产业基金,设立州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推进资本招商,提高招商影响力与牵引力。
为使项目高效平稳落地,我州不断强化项目服务意识,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机制,对意向、拟签约项目建立项目跟踪清单,实行专班负责、专人跟踪,热线联系、全程服务;建立重大招商项目月报告、沿边产业园周通报机制,及时通报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传导压力,倒逼县(市)、部门及专班加快招商工作进度;健全完善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将90个重点企业和120个重点项目分解到34位厅级领导挂钩联系,高位推动解决制约项目落地及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王美红 罗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