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泸西白水:“三味”课堂一线话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3日 09:30:45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白水镇创新打造“泥土味”“科技味”“富民味”十足的“三味”田间课堂,将人才、技术、服务精准“滴灌”到产业一线、农户心头,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农民富、乡村旺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

  白水镇树立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俯身问需把课堂设在垄埂上,做到“泥土味”里摸实情。通过组织农技骨干、党员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院落,俯下身子,面对面倾听、零距离摸排农民在种养殖中面临的“急难愁盼”,将课堂直接开设在问题最突出、需求最迫切的蔬菜基地、果园深处、养殖圈舍等“第一现场”。今年20余场次的“垄埂课堂”,采用你问我答、现场示范、动手实操等沉浸式、互动式教学等方式,确保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为有效攻克农户技术瓶颈,白水镇着力提升课堂的“科技味”。积极对接州、县农技专家,点对点邀请下乡“坐诊”,培育选拔本地种养能手、党员示范户、“田秀才”担任讲师,用“乡音土话”传授接地气的实战经验,打造多元化、高水平讲师团。按照“农户点菜、专家掌勺”的订单式服务模式,白水镇针对近期灯盏花病虫害高发,迅速组织专题课堂,农技专家现场传授防控技术,立竿见影解决问题。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社交平台农户可随时上传图片、视频“指尖问诊”,专家在线答疑,实现科技服务“全天候、零距离”。

  “三味”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富民实效。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科学养殖等节本增效关键技术。通过持续培训和跟踪指导,农户科学种养水平显著跃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获得双保障。在无浪村韭黄种植户应用新式瓦罐水洗技术,实现亩均增收约1500元的可观效益。当地还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培育和宣传学用结合好、增收效果显著的杨正英、王应龙等先进典型。组织他们现身说法、分享经验,点燃广大农户学技术、用技术、促增收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生动局面和强大示范效应。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王成林 曾馨乐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