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14万余亩优质杨梅迎来丰收,连片的杨梅林郁郁葱葱,红艳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
作为石屏县的经济支柱产业,杨梅关系着数万农户的生计。在产销旺季,为确保杨梅销售平稳有序,石屏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一线,紧盯种植管理、采摘运输、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为杨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定期走访杨梅种植基地,重点检查产业扶持资金使用规范、技术培训落实、自然灾害预警防范等问题。针对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的压价收购、虚假宣传等现象,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协调交通部门优化运输路线,解决杨梅集中上市期间的物流拥堵问题,确保产销衔接顺畅。
为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驻县农科局纪检监察组切实履行监督职责,通过监督、谈话等方式,重点检查干部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督促农业技术干部深入生产一线,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实地指导,有效提升种植户栽培管理水平。
该县纪委监委持续运用“纪组地”联动监督模式,监督检查种植管理全过程。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传统种植模式病虫害频发、废弃物处理粗放等瓶颈,该县纪委监委把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融合同向发力,成功申报国家级《云南石屏杨梅科技小院》,凝聚政校企三方力量重点攻克病虫害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等难题,不断擦亮“中国优质早熟杨梅基地县”金字招牌。
“石屏的杨梅是全国最早上市的,且口感最好,酸中带甜。我们主要是做出口,销往东南亚这些地区。”来自福建的收购商郑某说。
杨梅能否走出去,品质是关键。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前哨”作用,督促该县检验检测所靠前工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地、核心种植区,抽检杨梅品质,确保杨梅检验合格才能采摘上市。
“产业发展始终是我们监督工作的重点领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打通产销衔接“最后一公里”,县纪委监委推动相关部门整合项目资源,逐步构建起“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带动+种植户参与+电商平台赋能”的产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群众“梅”好日子加速前行。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梁瀚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