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三猛乡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新时代廉洁文化宣讲为抓手,聚焦基层群众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统筹谋划、多点发力,构建“案例警示+互动教育+宣传引导”立体宣讲模式,推动廉洁理念融入群众生活、浸润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能。
“党员干部要像梯田的田埂一样,守住规矩才不会漏水……”在巴东村田间地头,一场用哈尼语开展的“板凳讲堂”正火热举行。三猛乡建立“乡党委统筹-挂钩领导牵头-村党支部落实”三级宣讲机制,在9个村(社区)开设“田间课堂”“板凳讲堂”等特色场景,采用“汉语+哈尼语”双语宣讲模式,把理论文献转化为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乡音土话。
当地在宣讲中设置“理论研讨+案例剖析”互动环节,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党员群众在历史纵深中理解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为何重要”等话题展开讨论。结合本地查处的基层违纪案例,从“违纪事实认定、党纪法规适用、家庭社会危害”三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让“大道理”变得可知可感。
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三猛乡线上线下齐发力,不断扩大宣讲影响力——线上在“山水云间 田园三猛”公众号定期推送廉洁提醒、廉洁知识要点等内容,利用各级微信群进行转发,形成“人人知晓宣讲、人人关注廉洁”的良好氛围;线下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面对面宣传廉洁文化知识,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700余人次。
未来,三猛乡将继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让清风正气浸润乡土民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许玥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