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开挂”!开远的这波创新超有料!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一场“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协同创新实践正改变着城市的发展面貌。无人插秧机以毫米级精度作业、智慧育秧工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秧苗生长环境、纳米涂层技术增强锂电池强度……这些不同领域的技术革新,是开远打造“创新雨林”生态的缩影。
通过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链条,开远正将技术单点突破转化为系统化创新能力,让高原沃土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在开远市稻乡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稻乡米业)的秧田里,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展露无遗——无人插秧机按照预设路线匀速穿梭,将嫩绿的秧苗整齐插入泥土,动作精准而高效。田埂上,操作员手持遥控器,密切监控插秧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确保插秧作业高效有序。
作为一家集稻谷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及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稻乡米业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公司大力推广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巧妙融合毯状苗育插秧和钵苗移栽的优势,创新设计育秧盘结构。这项技术和传统毯状苗相比,能最大程度减少秧苗根系损伤,移栽后基本没有“缓苗期”,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发生。
公司已建成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育秧工厂,引进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每小时可生产800盘秧苗,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工厂内配备控温控湿的暗化室,可提前开展育秧工作,为秧苗营造最佳生长环境。
近年来,稻乡米业先后获得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还和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绿色种子的灌溉、提纯复壮、施肥等方面开展科研活动,目前已获得15项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的春风,同样吹向新能源领域。在云南亿欧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注液车间里,工人正在为锂电池外壳均匀涂覆一层透明保护膜。
该保护膜运用纳米涂层技术增强锂电池强度,获得了防腐蚀技术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不仅有效防止电解液污染,还提高产品合格率。据统计,涂覆前,产品合格率约80%,涂覆后的合格率升至92%以上。公司年生产锂电池3000万支,销售额达4000万元左右。
当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一幅“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开远大地徐徐展开。(詹大发 文斌 朱泉屹 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