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河州全面深化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文化、教育、卫生领域改革,高质高效完成221项有关改革任务,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9月26日,“红河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场发布会,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广电局、州教育体育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医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各领域改革工作情况作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深入推进文化强州建设,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我州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州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改革文件,提出并全力推进文化强州建设“十大工程”,建设红河州意识形态实训阵地,文化改革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州13县(市)融媒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州级媒体融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实质性突破,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首个分中心落户红河,红河国际传播平台矩阵成效显著。全州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县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100%,每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100场次以上,城乡群众业余文艺表演队伍达6500余支,纪录片《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荣获“第28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十优作品奖”,电影《再见土拨鼠》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我州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经营主体,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先后创作了《诺玛阿美》《哈尼古歌》等100多部优秀剧(节)目,《马缨花》入围全国群众文化“群星奖”决赛,《火塘》入围“荷花奖”终评,获提名奖;红河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振兴》入选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石屏县博物馆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通过大力发展“+旅游”,全州共有A级旅游景区46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20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我州入选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2024年上半年,全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占全省19.8%。
同时,我州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文化、歌舞等形式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红河州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全国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全面建成覆盖州、县、乡、村、组五级应急广播体系。
统筹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我州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工作要求,推动党政领导当好“编外校长”。全面启动全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双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全州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13县(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高;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加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和“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作用凸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校园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基础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等方式,着力提升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深入推进产教深度对接,全州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我州高位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着力构建滇南区域医疗中心引领,县、乡两级医疗服务“两个基础”承载,党建、人才、质量“三个保障”支撑的“123 医卫体系”。州级和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担任全州42家公立医院的“编外院长”,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8.57%,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34/10万、2.00‰;全州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28个,开放病床36893张,千人口病床8.46张,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95.94%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我州持续深化医保改革,积极推进“三医”联动,在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守好群众“救命钱”等方面交出了群众满意的“医保答卷”。基本医保参保率连续5年稳定在95%以上,5年来,累计参与45批次药品医用耗材集采,节约采购资金13.96亿元,为群众减轻就医费用负担5.58亿元。(初政艳 吴富水 肖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