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轻薄的雾气褪去了空气中的燥热。行走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滨河路上,河风拂面,三三两两的晨跑市民擦肩而过,来来往往的车辆有条不紊,两国一城的风貌尽收眼底,山清水秀的边境小城依然绿意盎然,无处不飞花,美丽且精致。
“河口是一个从来不缺少绿的城市,我生活在这里几十年了,一年四季都是湿润清新的,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今年已经73岁的何奶奶每天都要到河堤上走一走,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口人,河口的发展变化,她如数家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马不停蹄的市政建设。
今年来,河口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以“口岸城市建设”为引领,以“绿美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城市更新改造”为载体,依托于群山连绵的雨林景观、植被茂密的地域特征,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独具魅力的现代化生态美丽国门城市逐步形成,美丽之城的底色更加靓丽。
2019年,一场主打“提升城市气质”的美丽县城建设在河口口岸铺展开。滨河路沿线,39幢建筑外立面以崭新的现代中式风貌示人,洋气且不失特色;县城内部,38个老旧小区以现代中式+瑶族、简欧风貌完成了“以旧换新”,形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主题街区……三年攻坚行动让城市变美了,小区变新了,花儿开得更艳了,“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先进、乐活舒适和环境优美的国门口岸城市”的目标正在一点点照进现实,“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了市民最直观的体验。
“现在这个季节,北方已经冰天雪地了,我们河口还是一片花红草绿的,看着就让人特别舒服。”刚刚从湖北探亲回来的市民王晓仁看着街道上红艳艳的洋紫荆花不由得发出一阵感叹。
从基础绿地、公园,向精品绿化进发,河口以城乡一体、水绿一体为方向,不断挖掘可绿化空间。口岸森林公园里,四季如春的美景和从不停歇的虫鸣鸟叫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亲水、看花、休憩、娱乐;滨河体育公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建设;城区主干道4.9公里的鲜花大道让公共绿地植物配置从“绿化”向“彩化”转变……“一园一主题、一园一风格,园园有故事”的“口袋公园”初见雏形。2022年8月,河口县被正式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同年,河口县同步启动绿美城市建设工作,生态宜居的口岸城市进入“美颜”时代。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梁忠琼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