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照亮”民生幸福路——蒙自市“十三五”成就巡礼(上)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 17:17:30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照亮”民生幸福路——蒙自市“十三五”成就巡礼(上)

  “看病有保障,家门口就能打工,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蒙自市的居住环境、小区绿化都变得越来越好了。在这里生活,我很幸福。”提及“十三五”以来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蒙自市民连声称赞。

  一笔笔“真金白银”、一个个人才政策、一项项为民举措……“十三五”时期,蒙自市加快补齐“3+1”保障短板,创新“2225”扶贫脱贫模式(住房产业补助两到位、通水利建设两集中、金融扶持小额信贷两支撑,围绕教育、卫生、劳务、文化、党建5个重点下功夫),让群众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安和饮水安全,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多管齐下“照亮”民生路

  走进蒙自市芷村镇白诗村委会里合田村,一栋栋整齐的两层楼房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平整的通村水泥路旁绿树成荫,三五个村民围坐在干净整洁的客厅里唠嗑,笑意写在脸上。

  连日来,新安所镇小红寨村村民马爱英都在已收割完的石榴地里忙着除草。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今年由于前期石榴价格好,她家的15亩石榴可以收入近20万元。石榴这一“黄金果”,彻底改变了她家的生活。

  农业园区里热火朝天赛劳作,扶贫车间里有条不紊抓生产,外出务工“点对点”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兜住“民生底线”……行走在蒙自市,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

  5年来,蒙自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9388元提高到2019年的15178元。2019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77元,比上年增长9.1%。

  收入水平的节节攀升,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作为集山区、民族、贫困“三位一体”的贫困地区,蒙自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从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务脱贫攻坚。

  5载奋斗,成果丰硕。蒙自市4个贫困乡、45个贫困村、15129户63847人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2019年,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蒙自市位列云南省34个非贫困县第一,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而如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防止群众脱贫后返贫?“十三五”期间,蒙自市以实际行动作答——抓实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

  该市通过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力度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强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举措,外输内拓促就业创业,让群众“动起来”,腰包“鼓起来”。

  2019年9月28日,蒙自市创新建设的就业综合服务新载体——“蒙自建设者之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建设者之家促成就业10万余人次。疫情期间,蒙自市作为全州劳动力返岗、就业直通车重点“始发站”,“点对点”输出3万余人。

  书写红土地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奇迹”

  “以前出门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搬迁后,我们住进了新房、交通方便了,以后变化的不仅是环境,现在大家都忙着外出务工、学习种植技术,想着如何赚钱奔小康。”谈起当下的生活,突吐白村委会村民樊荣对记者说。

  几年前,蒙自市启动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在安置点着力发展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樊荣和365户1660名村民一同搬到了龙泉寨安置点,彻底告别穷山沟,迎来了新生活。

  蒙自市部分山区发展的屏障,多数可形容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一些贫困地区,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盼路通达、盼水解渴、盼住新居的愿望强烈。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蒙自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来抓,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目标,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全力推进,狠抓落实,让群众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搬出好生活。

  龙泉寨安置点只是蒙自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蒙自新建12个集中安置点,涉及937户3628人,其中,贫困户674户2836人,目前,所有安置点已全部竣工入住,拆旧率达100%。同时,按照D级危房拆除重建补助4万元、提升改造补助3万元,C级危房提升改造补助1+X万元的标准,着力做好农户房屋拆除重建和提升改造工程。5年来,全市累计拆除重建和提升改造9403户,下拨建房资金3.06亿元。

  在后续扶持中,蒙自市把就业放在最突出位置。通过发展产业、劳务输出、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特色农业贷款和小额信贷扶贫政策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变政府政策性“输血”为贫困户自主“造血”。

  “路通了,我们种的水果乘着货车销往各地,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了!”  如今,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初具规模,12个安置点共发展以橘子、橙子、枇杷、桃子、香蕉、芒果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 6860亩,发展以小米辣、生姜、万寿菊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747亩,发展蔬菜种植162亩。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补齐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再也不用花两三百块钱去拉水喝啦,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鸣鹫镇大石板村委会菲克村村民康林心感叹道。

  近年来,鸣鹫镇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结合村情实际,创新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治的农村饮水群众自主管理模式,大石板村委会10个自然村706户3000余名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而在西北勒乡新民村,村民李进明也感叹着今昔之变。“现在旱季再也不用拉水啦,家家都喝上了干净水!”

  曾经的西北勒乡,资源贫乏、土地贫瘠,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靠降雨、坝塘积水,旱季用水困难。近年来,通过引水上山,在石头山上密布泵站、水池、管道,西北勒乡的“百年水困”得到破解。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脱贫攻坚质量和群众身体健康。5年来,蒙自市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面解决。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蒙自市加快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饮水有保障。

  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十三五”以来,蒙自市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投入资金5.8亿元,打好教育扶贫系列组合拳,实现了控辍保学动态“清零”目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100%就学。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学前到大学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2017年至今,蒙自市投入教育事业资金24.7亿元,补充教师246名,新增2万多个学位。

  医疗——从“看病难”到“真方便”。蒙自市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补充医疗”四重保障工作,全力降低就医费用,减轻就医负担,使贫困人口就医报销比例达90%以上,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助推脱贫攻坚的健康扶贫措施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贫困人口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全覆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市、乡、村3级医疗机构全面达标。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帮扶政策精准落实,应兜尽兜。

  ……

  从后发赶超的“蒙自实践”,我们看到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在走来。(记者 段云娟 王美红/文 胡彦辉/图)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