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红河州推进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小细则”带来“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2日 16:27:11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小细则”带来“大变化”——我州推进物质与精神“双脱贫”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大会战进入冲刺阶段,我州广大基层一线创造和涌现出许多富有成效的鲜活经验,为了发现和总结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并将其推广,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我州推进物质与精神“双脱贫”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行走在弥勒市西三镇麟马村委会新寨村,只见村道平整、干净。每走几步,就能看到钉在墙上或挂在树上的“魅力麟马——人居环境提升责任划分牌”,每块牌子上都标注着路段环境卫生的主要责任人与责任区负责人。通过持续两年多的“制度约束”,麟马村大部分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了积极维护村内环境卫生的意识。

  在我州各个村寨,像麟马村一样,一块块写有“文明公约”“道德准则”“卫生公约”等的宣传牌随处可见。通俗易懂的话语以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成为我州推进物质与精神“双脱贫”的强大动力。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州高度重视扶智工作,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作用,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先后制定出台《红河州革除陋习促脱贫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动移风易俗促乡风文明的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的通知》等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各乡村通过村规民约激发村民爱家爱乡的主人翁意识。

  “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不断完善的村规民约牵引着各村各寨村容村貌发生华丽蝶变。为巩固村里进行环境整治的效果,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始有终,我州所有村委会根据当地实际,认真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善治机构,将道德约束、法制教育、条款管理、舆论监督进行有机融合,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革除陋习促脱贫,树立文明新风尚。

  一条条“小细则”激发出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给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大变化”。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是过去在蒙自市西北勒乡留传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当地环境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如今,站在山梁上向西北勒乡方向眺望,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洁白的农家房屋错落有致,再也不见几年前房屋破败、人畜混居、道路坑洼的萧瑟景象。

  西北勒乡从“苦寒之地”到“富裕之乡”脱胎换骨的巨变,得益于一张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的脱贫规划蓝图: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部署,以“石头缝里刨穷根”的精神和干劲,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群策群力、互帮互助,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引水、修路、兴业、办学、安居、革陋习、强党建,刨除穷根子、走上小康路。

  2017年年末,西北勒乡成功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4%降至0.9%。

  如西北勒乡一样,如今,一张张蓝图中智描的一条条“细则”,撬动着我州脱贫攻坚这块坚硬的“巨石”。依据着这一条条“细则”,我州各乡镇各村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刨”出了新进展、新希望、新气象、新生活。

  泸西县金马镇新坝村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入手,实施以“告别脏乱差堵,共创整洁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提升人居环境攻坚战,坚决治理“四堆”(土堆、粪堆、草堆、沙石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房屋乱建)、三占(占沟、占路、占林地),多年的“问题村”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元阳县俄扎乡实施推行“一改二减三取消”措施,破除传统丧葬陈风陋习。丧葬流程大部分简化,礼数天数大幅度减少,丧葬费用大幅度下降,现在平均每起丧事活动的花销比传统方式节约5万元以上,此举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屏边县玉屏镇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把保洁制度写进村规民约里,使村庄日常保洁工作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如今村容村貌大变样,到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红河县乐育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在全镇80个自然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重新修改制定村规民约,对红白事操办提出新要求,并建立红白理事会,及时对有红白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起正确的红白事办理观念,减少因办理红白事致贫情况的发生。目前,全镇6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

  石屏县建立了371个红白理事会,制定了941个村规民约,号召群众从“浪费”到“节俭”,革生产陋习;从“粗放”到“精细”,革思想陋习;从“等靠”到“我要”,激发内生动力。

  ……

  村规民约写在纸上、印在墙上,更融进群众的心里,让文明与劳动成为群众内心的价值追求,让贫困群众从思想根源上改变“脏乱差”,解决“庸懒散”,为我州脱贫攻坚以及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强大助力。(记者 黄璐 车安达 黄传龙 李立章)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