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头图 >> 正文
建水: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6日 09:50:21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建水: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黄木忠(右一)黄倩(左一)在教授学生紫陶工艺

  “边地儒城”,这是世人给建水县的雅称。建水县历史上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形成了汉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元文化。这个文化底蕴颇深的古城,在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至今仍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如今,建水已成旅游热区,到建水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仅今年国庆黄金周,建水县就接待游客93.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41亿元。

   修旧如旧让古城“亮”起来

  走在建水古城街道,石板路、老水井、老宅院……瞬间仿佛穿越了,这是很多游客都会有的错觉。建水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多为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建设的,承载了建水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建水将民居修旧如旧,让“明韵”看不尽,“清风”迎面来,恢复了古城风貌,留住了游客。

  说起古城修缮和保护,建水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异地迁建,将很有价值但维修保护难度大的古建筑,由政府统一收购、统一规划,修缮保护后,再以出租或出售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一部分由居民出资、政府适当补助进行修缮保护;一部分实行“认养”模式,建立文物建筑认领保护机制,鼓励市民将房屋租给外商,由外商出资修缮后进行保护经营。剩余部分由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通过资本运作和创新经营的方式来推动建水古城的旅游发展。如已修缮的“十大院落”中的琴鹤堂、竹叶轩、别院、爱莲轩、永宁居现已对外开放。

  在琴鹤堂里,记者看到,几名穿着汉服的女子正摆弄着姿势,相互拍照;一群说着外地方言的游客正提着行李准备退房。据悉,他们是来自成都的游客,特别喜欢游古城。“中国有名气的古城我们大部分都游玩过了,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魅力,而建水古庙颇多,它的古建筑群也保护得特别好,我很喜欢。”李先生对记者说。

  为促进多种文化繁荣发展,建水做了很多努力。恢复了31条历史街区风貌,推进了临安府衙、朱家花园、玉皇阁、迎晖路等一批项目的恢复建设,让古城保护与开发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通过挖掘4类文化(居家文化、儒学文化、紫陶文化、市井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墨香古城 ·上善建水”旅游品牌。弘扬建水文庙、学政考棚、焕文书院、崇文书院等为载体的儒学文化。

  产城融合让产业“火”起来

  初冬的建水,蓝天白云,天高气爽。在建水紫陶街木忠陶坊,云南高级工艺美术师、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黄木忠和他刚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的女儿黄倩正认真教授着实习学生创作。

  “我从事紫陶制作已经有30年了,紫陶的发展情景可观,现在,女儿也如愿来继承衣钵,我十分看好下一代人的能力。”黄木忠边教授前来学习紫陶制作的学生,边与记者进行交流。

  “一座城市有了自身的特色产业,也就有了发展的基本动力。”走进珍陶馆,一个个展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类紫陶产品,员工们正忙着给已售出的产品包装。“目前,我们家有4个生产基地,年产值近2000万元,产量排在行业前三。”珍陶馆负责人曾佳说。珍陶馆的产品都是一些常规的生活用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等地。

  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饮食、住所、紫陶制作、文化……一体化体验,从吸引游客、留下游客到让游客参与其中,建水县云南昌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华认为,这样的方式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建水紫陶文化、饮食文化等,并爱上建水。

  “我们的品牌‘铭瑶昌泰’被纳入文化部文化精品项目库,去年产值达1200万元。”李立华说,公司的陶工艺品也先后获“云南工艺美术杯金奖”“全国工艺美术杯铜奖”。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特色产业的形成需要政府挖掘和整合资源,发现并发挥优势要素的经济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推动城市特色产业良性发展。建水紫陶产业正是建水县结合传统与现代,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的一项重点产业,随着该产业日渐“火”起来,既活了经济,也活了城市。

  文化融合让旅游“活”起来

  在建水县临安镇卷硐街,一座百年老宅静静地立在时光里。穿过青砖铺设的小道,绕过照壁,古朴雅致的四合院呈现眼前。

  正堂檐下高悬着一块清朝同治年间的牌匾,上书“善与人同”。老宅主人李志伟介绍,那是他的曾祖父考中举人时获赠的。

  小院里树影斑驳,一侧敞开的小屋中摆放着一张大桌,笔墨纸砚端放其上,那是李志伟的书房和茶室,茶室里的博古架上陈设着许多小巧精致、造型生动的紫陶艺术品,那些都是李志伟自己做的。2005年,他开始重新修缮老宅,并辟出6间客房。客房不是用来经营的,而是用来接待李志伟文化圈内的朋友,他们大多是一些文人墨客,聚在这里品茶聊天、抚琴吟诗。其中也不乏名家大师,2005年,中国古琴大师林友仁曾造访该院,在此奏过一曲《秋风词》。

  在建水,每一座老宅都用自己的故事给予这座小城历史的厚重感,而每一座宅子里生活的人,则用建水浓厚的儒家文人气质,续写着“斯文人家”的故事。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建水的一张软实力王牌。李志伟一家的故事则映射出建水古城普通人家的日常,在这里,儒家文化、紫陶文化、市井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建水成为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这个“活”字,正是建水旅游长盛不衰的秘密所在。(记者 龚建国 毛静媚 车安达 黄璐)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