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创新驱动六畜旺 跨越发展奔小康
——弥勒市畜牧兽医局高质量发展畜牧产业综述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1日 10:17:09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创新驱动六畜旺 跨越发展奔小康——弥勒市畜牧兽医局高质量发展畜牧产业综述

  全自动化养殖设备 罗宏伟 摄

  时光如梭,满载全民小康梦的2018年接近收官。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之年,弥勒市畜牧兽医局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州委“13611”和弥勒市委“3456”工作思路和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以创新的思维、敢为人先的胆略和对畜牧产业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以来,该市同时引进温氏生猪与肉鸡规模化养殖两家龙头企业,成功探索出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等,猪、牛、羊、禽存栏量和出栏量排名全州首位,开辟了新时代弥勒畜牧产业的新征程,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弥勒畜牧发展答卷。

  异常热闹的朋普镇大牲畜交易市场 罗宏伟 摄

  六畜兴旺 增收富民

  每周周六,弥勒市朋普镇大牲畜交易市场都特别热闹。百余辆运牛车与数千头黄牛、水牛挤满了占地百余亩的市场,看牛、谈价、数钱……各有收获。

  家住该镇小寨村一组的村民何应良,用拖拉机运载5头水牛来到大牲畜交易市场,希望为自家的牛上上价。“如果今天的牛价高,我会把家里另外8头牛也拉来卖掉,而后再买些小牛饲养。”近年来,何应良靠养牛走上了致富路,他所在的小寨村委会规模化养牛户已达百户以上,饲养肉牛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固定模式。

  “周六交易日,进入市场的肉牛超过4000头,成交量2000头以上。”朋普镇养牛协会会长、交易市场负责人纳保华心情愉悦。他说,交易市场成立12年来,已发展成为省内肉牛交易额最大的市场。市场凭借肉牛品质及诚信经营,赢得了上海、福建、广西、广东等国内多个省市外商的信任。

  据了解,朋普镇11个村委会(社区)都有村民养殖肉牛,最多的上百头,全镇年出栏肉牛近万头、存栏1.6万头,年度肉牛交易额突破亿元。记者了解到,该镇除了规模化养殖肉牛外,还养殖生猪10万余头、山羊1万余只、家禽存栏约30万只,畜牧产值连年攀升。目前,该镇投资2.8亿元的种鸡场建设正有序推进,温氏肉猪家庭农场已建成投产10户,温氏肉鸡大棚养殖100户。畜牧产业已经成为该镇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兽医社会化服务

  弥勒市猪、牛、羊、禽养殖数量一直排在全州前列。据统计,2017年,该市大牲畜存栏23万头、羊存栏29万只、家禽存笼508万只,肉类总产21万吨、禽蛋1.28万吨,畜牧总产值26亿余元。为提升肉牛品质,该市先后完成牛品种改良35680头,种植优质牧草约9400公顷。今年上半年,该市生猪存栏已超过去年全年存栏总数,达87.2万头;大牲畜存栏接近去年全年总数,达21.8万头;羊存栏28.1万只,家禽存笼531万只,出栏肉猪91万头。畜牧总产值14.6亿元,超过年度总目标的一半以上。一组组可喜的数字,均显示出该市畜牧养殖业的繁荣兴旺与养殖户收入的年年递增。

  舞动龙头 畜牧升级

  “六畜”兴旺财源广,规模发展增富贵。随着科技的进步,个体小规模养殖明显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步伐。该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曹明介绍,2016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创新畜牧产业模式,先后引进温氏养猪与温氏养鸡两家公司,以“公司+温氏农场+农户”的模式,在各个乡镇迅速兴建猪、鸡养殖场,发展势头良好。

  去年3月,在市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该市东山镇政府与市农投公司合资,在该镇新寨村委会将军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投资1200万元,以“公司+温氏农场+农户”的股份制模式兴建温氏“庆富康”年出栏生猪9000头养猪场。截至目前,生猪出栏及存栏均达4000多头,实现年度纯利润近百万元。至此,搬迁点12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如此合作模式既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又确保了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吸引了州内多个县市前来参观学习。

  目前,在该市发展温氏养猪千头以上的家庭农场已达24户、万头以上4户、饲养规模达42000头。曹明告诉记者,支撑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在于,该市投资1.37亿元在新哨镇猴街村委会猴街村刚刚建成了万头弥勒温氏种猪场基地。

  成规模的温氏养鸡家庭农场

  据悉,在温氏养猪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温氏养鸡模式也深受群众的追捧。截至目前,弥勒市共发展万只以上规模的温氏肉鸡家庭农场456户,按每户每年出笼肉鸡3万只计算,全年将出笼温氏肉鸡1368万只。按每只鸡30元计算,仅温氏肉鸡一项的收入就达4亿元。

  “这是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深化畜牧产业改革的具体实践,也是畜牧兽医局助民增收的真实写照。”曹明认为,畜牧产业潜力巨大,只有向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营要效益才能更好地提升现代畜牧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真抓实干 扶贫攻坚

  如何才能落实好州委“13611”和弥勒市委“3456”工作思路,勇担“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重任?弥勒市畜牧兽医局紧扣新时代畜牧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以创新的思维、敢为人先的胆略及时调整畜牧产业结构,瞄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以攻坚拔寨的决心,勇于担当、从严从实、善作善成的作风,把好“两不愁、三保障”的“尺子”,努力拔掉所挂联的路龙、额依两个村委会的“穷根”,逐步实现脱贫目标。

  今年以来,该局依托云南省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专项、2017年生猪外调大县奖励资金等项目,优化涉农资金分配,支持有发展意向的路龙村委会建设温氏生猪养殖场。目前,额依、路龙村委会养猪示范村建设工作都在有序展开。此外,该局动员弥勒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弥勒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弥勒凯源养殖有限公司3家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并针对挂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穷根”,投入慰问经费17184元,为额依、路龙两个村委会小学363名儿童送去学习用品。为提升贫困村的精气神以及贫困户的文化素质,该局还出资11368元,为路龙村委会13个村小组和1所小学、额依村委会16个村小组和1所小学征订了部分党报党刊。

  虹溪镇温氏养猪场 罗宏伟 摄

  在挂联点实施脱贫攻坚的同时,该局依托畜牧发展优势,紧紧围绕“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改善安置点新村环境、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的目标,全面推进特色农牧业精准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后续产业发展。依托两家温氏养殖龙头企业,加快温氏生猪家庭农场、温氏大棚肉鸡养殖小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市在弥阳、新哨、竹园、朋普、虹溪等乡镇重点发展肉牛产业和生猪产业,在西一、西二、西三、东山、五山、江边等乡镇重点发展肉羊产业和肉鸡产业,均实现了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畜牧产业脱贫致富的预期效果。

  创新服务 六畜安康

  “做好家畜防疫与肉质的安全责任重大,决不允许任何不安全事件发生。”如何破解乡村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该局负责人认为,随着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有动物防疫体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动物防疫形势。为此,该局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维护“四个安全”兽医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兽医法律法规赋予政府、畜禽养殖经营者及相关社会主体的法定责任,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推进兽医服务方式的改革。

  肉牛养殖技术培训

  去年年底,在该局的指导下,弥阳、朋普两个乡镇率先挂牌成立了动物防疫试点合作社。通过先行先试,既调动了原村级防疫员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合作社的职责意识。为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该市重大动物防疫指挥部先后制定并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弥勒市购买动物防疫服务试行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一系列内部奖惩机制。今年年初,动物集中免疫期间,该局把试点又扩大到弥阳、竹园、朋普、西二4个乡镇。截至目前,弥勒市12个乡镇均组建了动物专业合作社,全市现有社员131名(其中,原村级防疫员124名,新入社会员7名)。

  近期建成投产的万头种猪场 罗宏伟 摄

  为了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执业水平,该局先后多次举办兽医培训班,进一步明确合作社服务范围以及主动承担重大疫病防控公益性服务的职能职责。曹明表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一是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合同管事、以绩效定资”的目标,避免了原来因为村防疫员劳务报酬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缺乏有效管理制度的情况发生;二是由合作社组织实施的散养户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减轻了乡镇兽医部门人手不足的工作压力,真正让畜牧兽医服务延伸至基层;三是提升了全市整体防疫水平。通过3方联动机制,及时掌握了动物疫情动态,提高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构建动物防疫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开创弥勒市公共服务与社会化服务互相补充、分层发展、合作共赢的兽医服务新体系,实现了主体多元、供给充足、服务专业、机制灵活的兽医社会化服务新模式,达到了政府、合作社、群众“三满意”,

  新哨镇温氏种猪场于去年开工

  该市畜牧兽医局在省、州率先探索出的“政府购买服务、兽医社会化服务”动物免疫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为村民规模化发展“六畜”养殖产业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记者 罗宏伟 文/图)

  图片除署名外由弥勒市畜牧兽医局提供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