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河频道/ 县域经济
绿春:干群同心 兴业致富
2018-06-22 14:26:40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俯瞰大头村

 车辆行驶在去往绿春县平河镇的山路上,走进两年前到过的大头村委会。眼前,还是那个村吗?当时的情景仍在脑海:“弱不禁风”的村舍、湿滑泥泞的道路,一切了无生气。如今,这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房,蜿蜒整洁的乡间道路,村寨里生机勃勃。

 平河镇大头村委会地处中越边境,辖7个村民小组580户2841人,人均耕地面积0.6亩,世居着哈尼、瑶、拉祜3个少数民族,是绿春县“直过民族”聚居区,截至去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3户794人。

 2015年,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工作组来到这里调研,经过入户走访,与村组干部交流,调研组发现大头村委会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特别是隶属拉祜寨村更是窘迫。这里大部分村民脱贫致富进取意识不强、文化水平低下,全村没有一条完整的路,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更没有最基本的水电等基础设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随即成立专项综合整治组,派驻工作人员进村开展工作。

 结合当地实际,驻村队员制定了帮扶计划,先后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帮助33户村民建起占地面积86平方米的新房,为村民购置碗筷、牙刷、牙膏等必需生活用品,安装太阳能、电视、电磁炉等家电用具。

 “我们以前住在窝棚里,用木头、竹子搭起架子,上面再覆盖上茅草、塑料布就成了家。”村民王先山说,“是驻村扶贫队改变了我们的居住条件,一步跨进了现代生活。”

 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措施。“村民安居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就转向让他们乐业。”驻村队员张四周说,2017年10月开始,驻村扶贫队员指导和帮助每户村民种植一亩洋芋,到今年2月洋芋丰收,仅此一项,每户平均增收500元。

 “洋芋只是我们收入的一部分,过去撂荒的田里也种上了水稻,现在吃的米就是自家水田里种出来的。”村民王九山接过话题。

 “提高村民生产积极性,帮他们发展产业,让他们生活有盼头,是我们扶贫工作队的重要工作。”张四周介绍,州人大扶贫工作队向大头村委会各村寨的贫困户发放优质种猪仔、鱼苗、鸡苗等,今年还将发展种植茶树苗,以此拓展贫困户的增收渠道。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须扶智。“扶贫工作既要放眼当下,也要着眼长远。”驻村队员丁家喜回忆说,初到大头村小学探访时,他被深深震撼,隆冬时节,学生穿着单薄,教室简陋,教材单一,师资力量匮乏。

 “这所小学有254名学生,10名教师,我们购买了秋冬衣服发放给孩子们,之后又购置了文具,帮学生修缮床铺。”丁家喜说,为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此后又协调资金购买了6台电脑,开通网上远程教育,让学生开阔眼界。

 除此之外,丁家喜看到原有教室不够用,多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起上课,造成相互影响,他把这件事上报后,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经过协调后,目前三层楼6间教室的新教学楼已经开工建设。

 “许多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看到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改善,纷纷主动把适龄儿童送来学校。”大头村小校长马晓东说,原来拉祜寨的学生寥寥无几,通过扶贫队的努力,拉祜寨的学生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了27人。

 “土豆收入400元,打工收入2000元……”村民白山斗跟记者盘点去年的收入账,他说,“今年每户人家都能分到近5亩茶树地,等茶叶丰收了,将来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产业兴、乡村美、信心足。如今的大头村正逐步走出贫困,走向幸福富裕的美好生活。“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扶贫队员的帮扶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肯定越过越红火。”王先山的这句话代表了村民的共同心声。

(记者 崔仁璘 通讯员 毛静媚 文/图)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