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自,有一群平凡而又特殊的人。平凡是因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们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已经习以为常;特殊是因为遇到危险时,他们总与逃离的人群相向而行,冒着危险逆行而上,是人群中最显眼的一抹藏蓝色。平日里,他们全副武装默默守护,保卫蒙城百姓睡梦中的安宁,是隐藏在夜色中的无名英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蒙自市公安局特警。
千锤百炼铸就铁警
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组建于2010年6月,现有民警、辅警共12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同时也是蒙自市公安机关的一支拳头部队和尖刀力量。主要承担应急处突、维稳执勤、武装巡控、打击犯罪、大型活动安保等重要职能,面对的是最艰巨、最险重的任务。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特警总是一副钢铁般的形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就像一发子弹指哪打哪。然而,不了解他们的人不会知道,这背后是千锤百炼日夜打磨,是有血有肉有张有弛,是生死考验忠心不悔……
当很多市民还在睡梦中时,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的队员们已经开始训练,身手矫捷的他们身着藏蓝色作训服,与蒙自的蓝天白云交相呼应,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射击、擒敌格斗、小组突击战术、防暴队形、处突技能等实战技能训练,是特警们常态化的训练内容。大队长杜云刚告诉记者:“要做到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才能称之为特警。”在军事化管理的模式下,特警队员们不仅练就了强健的体魄,也磨砺出忠诚担当的坚强意志。
铁水凝结,淬火成钢,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赢得荣誉褒奖。
2013年至2016年,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连续4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有7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1名民警受到嘉奖,40名民警被评为先进个人,17名民警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荣获“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全省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文明交通示范岗”等荣誉称号。2017年9月,因在反恐维稳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被红河州委、州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
守望平安警灯无眠
在城市中,唯一不灭的就是警灯。警灯下,特警队员用自己的“三头六臂”和“奔波劳碌”担负起我们的岁月静好与平安祥和。
2017年11月,我州举办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特警大队的队员们花了1个月时间踏勘活动现场,落实安保细节,24小时保证轮班上岗执勤,昼夜不眠守护百姓平安。类似这样艰巨的安保任务,特警大队经历了很多,他们习惯了风吹日晒,也习惯了向困难挑战。2014年以来,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已经圆满完成了662次安保任务。
走在街上,虽然不能常常搜索到特警队员的身影,但却时刻处在他们的保护之下。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将蒙自市区进行“网格化”布警,综合运用电子地图、视频监控、车载GPS等手段,实时动态掌控街面警力部署,实行可视化点对点调度,实现了快速反应,快速集合,联合作战,有力提升了界面治安管控能力。
2017年5月8日,一市民停放在农贸市场旁的电动自行车被盗,嫌疑人在盗窃得手后已逃离现场。蒙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根据被盗车辆“蒙城之盾”智能防盗系统定位,发现嫌疑人正绕开特警大队武装值守点逃离,随即指令特警大队就近出警。特警大队闻警而动,将正在逃窜的两名嫌疑人抓获,带破5起案件。
这只是特警大队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翻开他们的工作日志,一个个战果历历在目。据统计,2014年以来,特警大队已接处警27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50余人,为平安蒙自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心系百姓情暖万家
面对邪恶,他们英勇无畏;面对百姓,他们侠骨柔情。
2016年4月10日,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巡逻组接到市局指挥中心指令称:蒙自某住宅楼一户人家里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接警后,特警大队迅速组织精干警力赶到事发现场处置,发现一名中年妇女左手持水果刀抵在一个女孩脖子处,右手持菜刀胡乱挥舞,并提出“要毒品海洛因5克,小麻10颗,注射器一副”的要求。“我们正在派人落实你的要求。”特警大队民警一边以缓兵之计稳住该妇女的情绪,一边制定处置方案。就在该妇女等待的过程中,特警队员抓住她注意力有所分散的时机,迅速冲上前,控制住该妇女的手,将水果刀和菜刀抢下,人质得到安全解救。
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他们要管,面对群众的“小求助、小事故、小纠纷”,他们也不遗余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4年6月9日,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在巡逻过程中捡到一个棕色钱包,钱包内装有7000余元现金及信用卡、身份证等物品。民警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查找到失主的联系电话,及时与失主取得联系。6月11日上午,民警将钱包完好无损地交给失主。“太感谢你们了,如果钱包被别人捡到,可能就找不回来了,你们真是人民的好卫士!”失主激动地说着,将一面绣有“拾金不昧,雷锋精神”的锦旗交给民警,以示感谢。
2014年以来,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共救助走失老人、儿童32人,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50面。特警大队的队员们说:“最大的褒奖来自老百姓的信任,这也是我们最温馨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