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河频道/ 要闻
蒙自:3602户贫困群众告别“人畜混居”
2018-04-13 14:35:50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截至2017年7月,蒙自市仍有3000多户贫困群众处于“人畜混居”的状况。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市委、市政府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战决胜的信心,深入开展了一场“人畜混居”清零行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祖祖辈辈与牲畜混居的贫困群众,生活发生了转变——

 

村民张曹友把牛拴在新盖的圈里

 中午的阳光有些炙热,蒙自市鸣鹫镇大石板村委会它痴邑村的村民张曹友走出家门,把拴在门外的牛牵进新盖的圈里。牛圈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浇筑了水泥地板,砌上了食槽,看上去十分整洁。张曹友把牛重新拴好后,又折回离牛圈20多米远的屋子里提来水喂牛……

 这些举动,看上去是一个农民最为简单的日常,但对于张曹友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新生活方式的开始。

 大石板村委会地处山区,辖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1户。“屋子里一边是牛圈,一边是人住的地方,经常臭气满屋!”聊起过去的生活,张曹友说,“没钱建盖圈舍,也没有卫生健康意识,想着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的!”

“但是现在,我们可不这样想了!”张曹友开心地说,“党委、政府扶持村民盖圈舍,把养在家里的牲畜搬出来,还为大家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村庄从内到外发生了大变化,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健康生活的好处,我们愿意改变和适应!”

 与张曹友一同告别‘人畜混居’时代,过上健康新生活的,一共有3602户贫困群众。

“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近年来,蒙自市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按照“2224”工作思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然而,许多地处山区的村寨由于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依然“人畜混居”,这一状况成为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拦路虎”。

 一定要消灭“人畜混居”!2017年7月,蒙自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姚国华书记在蒙自调研时提出的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启动实施了“人畜混居”清零行动,彰显出蒙自市攻坚拔寨、遇水搭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决心和魄力。

 这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蒙自市从教育和引导入手,采取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张贴宣传画报、召开群众会议、播放“人畜混居”危害专题片等形式,全面破除村民陈旧保守的思想,调动群众改变陋习的积极性。选取代表性强的西北勒乡朵古村作为试点,抽调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的业务骨干和乡镇工作人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形成工作经验后再全面铺开。发动各方广泛参与,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促成121家企业结对帮扶8个乡镇44个行政村,大力支持“人畜混居”清零及村内道路硬化。同时,还建立清零行动情况日报制度和周通报制度,把清零行动纳入脱贫攻坚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任务落实。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涉及“人畜混居”的乡镇纷纷制定扶持政策,以稳扎稳打、务求实效的举措,全力推进清零行动:文澜镇、芷村镇、老寨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自行分离户给予1000元的奖励;鸣鹫镇对分离户每户补助1吨水泥;西北勒乡通过政府补助物资、群众组织自建的方式推进人畜分离;水田乡制定“拆旧建新解决一批、政府补助解决一批、企业帮扶解决一批”的方式给予分类扶持……各乡镇在带动群众建盖牲畜圈舍的同时,还积极协调资金硬化入户道路,并在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开展卫生评比,大幅提升人居环境。

 这一场行动,悄然带来改变。西北勒乡党委书记罗杰对此深有感触:“西北勒乡在推进29个自然村人畜分离、庭院和入户道路硬化中,采取党员战斗队带动全村同劳动、分片包干等方式,让群众参与到自建中来。整个过程,邻居之间互帮互助、互相交流,既节约了成本,又凝聚了合力,更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责任感和获得感,观望的态度和散漫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有了转变!”

 有力的举措之下,目前,蒙自“人畜混居”已实现清零,全市3602户贫困群众告别了与牲畜同屋的历史。

 健康文明之风正吹遍山乡村寨:鸣鹫镇大永胜村,“脏乱差”的景象不见了,一间间新房与新圈舍拔地而起,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浇筑村内道路。“下一步,我们还要制定好村规明约,督促村民们打扫好卫生,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鸣鹫镇大石板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马金灿表示;西北勒乡新寨村,大到寨子小到家,变得十分干净整洁,街道上再也见不到动物粪便和污水,陶丽等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也更足了:“环境的改善让我们感觉生活越过越有奔头了,以后要好好干,致富奔小康!”

 记者 倪琴 王陶(红河日报) 

责任编辑: 杨茜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