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河频道/ 要闻
石屏大桥村: 多民族合奏一首“团结歌”
2018-03-27 22:17:50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各种民族的村民在一起演出,他们用民族的歌舞合奏出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从而让乡村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舞台。这是石屏县大桥乡大桥村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大桥村是石屏县大桥乡的一个行政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这里世居的民族有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互帮互助,不分彼此,形成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互融合的文化。

  走进石屏大桥村,远远就能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两个字“大桥”,这块石头是该村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见证。顺着村道往里走,宽敞的柏油路、整洁的民房、明亮的路灯等,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站在村里高一点的地方,就能看到村外成片的火龙果。

  记者到访的当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晚饭后,大家纷纷来到村里的场院,观看村里举办的奋战脱贫攻坚暨庆“三八”文艺汇演,共有7支文艺队的21个节目参演,其中的《妹是石屏呢》《哈尼健身舞》《大桥人民夸党好》《彝族舞》《欢聚一堂》等节目,歌颂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题,演员也都来自当地的各族群众。一名村民说,有时也会有藏族等其他民族的节目。

  而像这样的演出,在大桥村每年都有好多次。今年春节期间,该村就组织了几十人,参与到石屏县的“民俗闹新春——传统民间民俗表演”中,以一场彝族的《划旱船》,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其实在大桥村,各式各样的演出几乎每天都会进行。每天晚饭后夕阳西下,村民们就自发来到农贸市场一侧的空地进行演出,在这些演出中,除了歌颂党、歌颂改革开放、歌颂新农村外,更多的是民族、民俗方面的节目,同一个舞蹈或同一首歌曲总是在不同的民族间流传。

  大桥村在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村的过程中,没有多少响亮的口号,但有实际行动。该村党总支书记张文明对记者说:“我们虽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根本上我们就是中华民族。”

  不仅如此,民族的团结和谐,还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度和高质量发展,大桥村是远近闻名的“火龙果村”,仅火龙果的种植面积就高达333公顷,带动周边4个村委会发展火龙果、蔬菜种植330多公顷,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思路,带动发展冷藏运输企业1家。

  据数据显示,该村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约2430万元,比2016年的1153万元增加了1.1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约5000元,比2016年增加了近2600元,翻了1 倍,为实现大桥乡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 万盛 通讯员 王烨 (红河日报)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