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金平这片热土上,不少山区半山区群众依靠种植甘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蔗糖产业这一甜蜜的事业,甜透了各民族百姓的心。
从2012年起,金平县面对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结合全县“橡胶产业价格下跌,香蕉市场价格不稳定,木薯、玉米生产产值低”的实际,经过充分论证,成立蔗糖产业开发指挥部,切实加强对蔗糖产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把这项甜蜜的事业提到了产业发展的首位、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植。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成立蔗糖产业开发指挥部,一手抓招商引资,引入制糖企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投资5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301亩、日榨甘蔗8000吨,集压榨、蔗汁清洗、蔗汁蒸发、蔗糖结晶为一体的糖厂项目建设,解除蔗糖加工、销售难题;一手抓甘蔗生产。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层层组织发动,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扶持,吹响了向蔗糖产业进军的冲锋号,并对蔗区群众进行老桩翻新和新种甘蔗的每亩给予230元种苗补助,扶持蔗糖产业发展。同时,全县组织新开挖蔗区公路877公里,改建、扩建、修复蔗区公路1980公里,解除甘蔗运输难题;动员指导蔗区村民小组创新组建了每10户为一组的砍收甘蔗合心组,引导农户一天一户,用10天时间轮流砍收甘蔗,凝聚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解决甘蔗砍收时节单家独斗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推动了全县蔗糖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累计种植甘蔗8.731万亩,2014/2015年榨季完成入榨甘蔗23.2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7亿元、农业产值1.07亿元,蔗区农民人均甘蔗收入达2200元,惠及农户过万户;所产白糖畅销全国各地,荣获全国“优秀奖”。县委、县政府把蔗糖业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植,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实现产值上亿元,使蔗糖产业成为金平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
今年2月23日,金平县委、县政府就专门召开全县甘蔗产业推进会议,部署甘蔗种植工作,要求全县蔗区新植甘蔗2万亩,不断做大做强蔗糖产业,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20万亩,产量达100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利税1亿元。会后,全县从县级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下派37名工作队员,立马冒雨迈步,深入下辖9个乡镇蔗区进村入户指导蔗农种植甘蔗,着力推进“高产、高糖、高效”示范工作,进一步推动金平县蔗糖产业沿着“集中连片种植、科学规范管理、集约收割运输”的道路急步前行。
如今,金平县委、县政府紧抓机遇,大力推进蔗糖产业发展的务实举措,不仅推动了金平县蔗糖产业的发展,同时,改善了蔗区道路建设,带动了金平县地区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蔗糖产业成为金平县首选的富民强县产业,蔗糖产业也真正成为蔗区群众“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骨干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产业,走向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
红河日报通讯员 张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