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河频道/ 要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农家院里杀猪饭
2018-02-09 14:00:37   来源:中国红河网
分享至:

 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开远市乐百道办事处新寨行政村丫勒村普家忠家。刚进大门,一阵扑鼻的肉香飘了过来。

“上午杀的年猪,该炒的炒,该炖的炖,晚上大家好好喝两杯。”63岁的普家忠精神很好。两层楼的小院里,坐满十多个前来帮忙的乡亲。记者看到,有的切肉,有的择菜,有的配调料,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养的两头猪都是150斤,卖一头,吃一头;今年养小点,吃不了那么多。”普家忠一边与邻居说话,一边给前来的邻居敬烟。

“现在日子好过了,猪都跟着享福,我去年养的老母猪,生猪崽时你知道我给它喂的啥?”“大米饭噶!”“大米饭算啥?我给它们喝的是牛奶。”闲聊中,普家忠年轻时的工友,如今办了小养殖厂的钱泥家说出答案后满是自豪,“猪崽多,我用牛奶喂的一个个都像虎羔子,这叫科学喂养。”

“老普,你这个杀猪饭是红酒、白酒、啤酒、饮料,牛肉、鱼肉、鸡肉,拌的、卤的、蒸的,比宾馆吃席还要全面嘛。”

“哎呀,一年难得聚一次,现在大家都不缺肉吃,大家吃好喝好。”普家忠说,大儿子在银行工作,把家安在蒙自;二儿子跑运输在开远市区买房,过年杀个年猪,灌点香肠,剩下全部做成油炸肉,孩子们上班忙,想吃时撬一坨,简单省事。

“生活不愁,负担小了,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喝两口。”记者看到,普家忠屋檐下挂满了编结的玉米棒和大蒜,院内的枣树上还有一些干透的枣子,堂屋的宽板凳上堆放着20多袋玉米和稻谷,电视机、冰箱、饮水机、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儿子、儿媳都要把我们老两口接到城市去住,但我们住在农村习惯了,种种地、养养猪,天天动着身体好。”普家忠说,农民跟土地最亲,土地回报农民最多,这几年他种芋头、豆角、玉米、稻谷,蔬菜拿到市场变现,粮食酿酒、养猪,吃不完,用不完。

“爸,还是自己养的吃着美味,您老辛苦了”。大儿子普建国夹了一大块蒜泥白肉放进普家忠碗里。

 院里,十张桌子紧挨摆放,前来吃饭的亲朋、邻居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编织梦想,幸福地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也吃的很香。

责任编辑: 杨茜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