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阳县黄茅岭乡黄兴寨村, 有一支由云南省社科联派驻的工作队,他们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秉着“敢于担当、融情于民、扎实工作”的工作态度,铆足干劲,安心驻村、全心做事,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2016年2月以来,省社科联先后派驻的两届驻村队员践行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方式,在上任伊始,都深入各村民小组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脱贫要求,摸准情况,对黄兴寨村4个自然村的村情作出了贫困面大且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基础差等一系列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开展今后的驻村工作思路,即依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围绕重点领域建设和产业扶贫,尊重地方党委、政府、村民的意愿积极争取资金,做好项目申报、协调,结合实际探寻贫困山区贫困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之道,提出了“修路、治水、兴产业”的扶贫思路。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为达到扶贫工作的精准要求,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员对挂钩的153户贫困户逐户走访,摸清贫困户信息,填写《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和《云南省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对153户贫困户做到情况清、信息明。同时,积极配合乡镇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工作队员开展好相关的核实工作。平时工作中,他们主动融入群众生活,通过帮忙、拉家常、聊天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户情况,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为了化解黄兴寨的贫困瓶颈,驻村工作队员通过走访调查,同时与乡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提出了在产业方面以“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突破口,创建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新型农民经济实体,以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通过驻村队员的积极努力,分别注册成功了4个专业合作社,即卢子山马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卢子山楚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卢子山土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强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有一定数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其中两个合作社省社科联已投入了数十万元的基本建设资金,现已接近完工。
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因素。针对黄兴寨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省社科联驻黄兴寨驻村工作队员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方面,开挖黄兴寨至卢子山村组道路,并通过省社科联与省发改委沟通协调,争取到建设经费14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建设;水利建设方面,为解决黄兴寨生产生活用水,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到位经费100万元,为黄兴寨村委会建设2个文化活动室、2块篮球场,实现每个村组都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争取了30万元用于黄兴寨小学改扩建;争取到卢子山村158户自来水入户物资,发动村民参与建设实现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如今的黄兴寨村,基础设施得到解决,农村发展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通讯员 王金梅(红河日报)